适者为芒——植物所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能源作物芒草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为第二代能源作物,必须能够在干旱、贫瘠和不适合粮食生产的边际性土地上产生足够高的生物量,才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如何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快速驯化培育第二代能源作物,已成为一个新的科学问题。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桑涛和武汉植物园、上海生科院等单位合作研究了最有可能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广阔的边际性土地上大规模种植的能源作物——芒草。研究人员们分别在寒冷的北方温带草原、贫瘠干旱的黄土高原、温暖湿润的华中地区设立了三个试验点,将采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个芒草的自然居群分别种植于此。研究发现,芒草种类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很强的适应性,可供培育耐冷、耐旱和耐贫瘠的高产能源作物。

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质能源》(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energy)杂志上。同时,该杂志以“适者为芒”(Miscanthus Adapts)为题,对此成果进行了新闻发布,迅速受到广泛关注,美国科学促进会新闻网站(AAAS EureAlert)、欧洲科学新闻(Alpha Galileo)、每日科学(Science Daily)、细胞出版社新闻(Cell Press News Aggregator)、科学新闻在线(Science Newsline)等分别进行了转载报道。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植物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资助。


附:“适者为芒”新闻发布翻译如下:

一篇发表于本期《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质能源》的论文发现,野生芒草居群拥有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遗传变异,无疑是新能源开发的可靠来源。

要大规模、可持续地生产生物质能,必须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培养能够在边际性和退化土地上高产的能源作物。

闫娟和陈文俐等作者在中国广泛采集了三个芒草的野生种,并将收集到的居群种植在气候条件各异的三个地点来观察其生长状况。他们发现这些芒草居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很强的适应能力,为第二代能源作物的培育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资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密西根州立大学植物学系教授桑涛指出“粮食作物的驯化始于大约一万年前,很大程度上是由末次冰期后的气候变化所激发的。今天,要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能必须进行又一轮作物驯化。在这个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原产中国的野生芒草种类具有在边际性土地上成为高产能源作物的巨大潜力。与粮食作物的驯化相比,芒草能源作物的驯化将同样令人兴奋,而且应该是一个只争朝夕的快速进程。”

这些发现极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员。因为能源作物的生产不能与粮争地,它们必须在贫瘠的土地上和几乎没有灌溉的条件下生长。由于芒草能够在比它自然生境更干旱和更寒冷的环境中产生高生物量,其发展成为能源作物的势头愈加显著。

《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质能源》是一个双月科学期刊,注重生物科学和直接利用植物、藻类和垃圾生产燃料,杂志网站:www.gcbbioenergy.org。关于芒草的成果报道也可参见以下网址:http://www.sciencenewsline.com/nature/2011060708020041.html

 

收割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