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3/02
植物所科研人员培育的耐涝薰衣草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
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3年第1期《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植物所培育、申报的薰衣草品种‘洛神’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品种权号CNA20201004266)。 薰衣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多年生亚灌木,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化、医药、食品等行业。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区域,...
09
2023/02
植物所科研人员综述智能时代粮食作物中镉污染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
镉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可随食物链累积到人体,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镉的健康风险。减少粮食作物中籽粒镉含量的策略可从根本上降低民众镉暴露的风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融合,为高效、稳定、精准化评估...
17
2023/01
植物所培育的抗寒旱酿造葡萄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植物所选育的抗寒旱酿造葡萄品种‘北玺’和‘北馨’。 我国酿酒葡萄栽培区域绝大部分在北方地区,冬春季寒冷、干旱以及生长季雨热同季,起源于地中海式气候条件下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需要冬季埋土、春季出土,短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生长季需要...
17
2022/12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田间波动光环境影响玉米产量的光合作用机制
作物田间栽培条件下,植株之间相互遮荫会加剧,不仅导致叶片能够截获的光照强度下降,还可能导致冠层光环境波动性增强。玉米作为一种重要高秆作物,栽培条件下其冠层光环境尤为复杂。因此,揭示田间栽培条件下波动光环境影响玉米产量形成的限制因素及光合作用机制对发展栽培理论、技术和品种定向改良等具有...
10
2022/12
植物所科研成果获2021年度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近日,中科院植物所田世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果蔬真菌毒素防控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成果获2021年度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针对病原真菌毒素诱发果蔬产品安全隐患的突出问题,植物所田世平研究团队开展果蔬重要病原菌致病产毒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研究,解析了棒曲霉素合成基因编码蛋白的胞内定位、...
22
2022/11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牡丹特征花香物质芳樟醇合成的分子机制
花香是观赏作物主要品质性状之一,也是花卉产品作为化妆品原料的主要经济性状。牡丹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享有“国色天香”的美誉。长期以来,牡丹的育种目标集中在花型、花色、花期改良等方面,花香这一重要性状的优良品种选育常被忽视且不同野生种花朵释放的香气成分差异很大,这些丰富的花香基因资源至...
16
2022/11
植物所科研人员开发高精度全基因组预测模型加速作物镉污染风险预警和低镉品种选育
我国耕地土壤镉污染治理形势比较严峻,粮食作物镉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开展农作物镉污染风险预警和低镉作物选育可从根本上减少镉从作物向人体的迁徙风险,是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全基因组选择是一种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选择育种的方法,可通过根据基因组估计育种值实现早期个体...
10
2022/10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芳香植物牛至精油成分解析以及抗菌功能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加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具有抗菌功能的替代品。精油作为芳香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植物自身合成的天然抗菌剂。精油中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在食品、医药和饲料行业有重要的利用潜力。 中科院植物所石雷研究组通过多元统计...
21
2022/10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葡萄白藜芦醇合成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芪类结构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提高植物抵御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对人体也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葡萄是少数能够合成白藜芦醇的植物之一,也是人们获取天然白藜芦醇的重要来源。但在大多数葡萄品种中白藜芦醇含量很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白藜芦醇的合成除了与葡萄本身的遗传背景有关外,...
20
2022/09
植物所举办第八期资源植物品质分析高级培训班
9月12日至16日,中科院植物所举办了第八期资源植物品质分析高级培训班。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10多个省市的研究院所和高校的90余名学员参加了线上课程学习。 本期高级培训班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和中科院植物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授课。线上培训内容包括资源植物糖、酸、类黄酮(花色苷、单...
29
2022/0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于举办资源植物品质分析第八期精品培训班的通知
为提升资源植物品质分析水平和研究创新能力,培养高级技术支撑人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拟于2022年9月12日-16日在北京香山举办资源植物品质分析第八期精品培训班,诚邀植物科学、园艺科学、食品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从事资源植物品质分析的相关科学研究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前来参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2
2022/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杂交构树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植物所召开
7月8日,植物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杂交构树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召开。科技部农村司二级巡视员魏勤芳、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王迎春研究员、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副主任罗朝立、植物所副所长冯晓娟研究员出...
14
2022/06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丁香属全基因组、演化历史及花香形成机制
丁香属为温带起源的木本芳香植物,是木犀科(Oleaceae)中较为古老的类群。全属30余种(变种),除3种在巴尔干半岛和北海道分布以外,其余在中国均有野生分布。作为东亚、欧洲和北美经典的观赏植物,丁香有着1400年的栽培历史和200年的育种历史,其药用功能的开发和芳香精油的利用在中国和欧洲由来已久。而丁...
27
2022/05
植物所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牡丹花粉、花药壁中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
花粉是植物雄性配子体,有“微型营养库”之称,在调节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脂、抗癌、预防前列腺疾病等方面具有疗效。其中类黄酮、脂肪酸,植物甾醇被认为是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花粉中关于类黄酮和脂肪酸成分的报道较多,但其主要活性成分植物甾醇的研究却很少。201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
12
2022/01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蜈蚣草对砷长距离转运的分子机制
我国土壤砷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威胁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植物修复技术是应对土壤砷污染的解决方案之一,也是实现土壤持续安全利用的绿色环保技术。蜈蚣草是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的模式物种,其对砷超积累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环境植物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高效的砷长距离转运效率是蜈蚣草超积累砷的...